为什么本地开发要使用HTTPS?

因为有很多Web API必须在HTTPS环境下才可以使用。比如,Clipboard API and events(https://www.w3.org/TR/clipboard-apis)中的navigator.clipboard对象是通过扩展Navigator接口定义的:

partial interface Navigator {
  [SecureContext, SameObject] readonly attribute Clipboard clipboard;
};

在此,partial的意思就是扩展Navigator接口,给它增加一个Clipboard类型的只读成员属性clipboard[SecureContext, SameObject]中的两个关键字是“扩展属性”(extended attribute),在这里修饰接口成员clipboardSecureContext表示`navigator只能在“安全上下文”中暴露clipboard属性,SameObject表示每次访问navigator.clipboard必须都返回相同的值。(参见:https://heycam.github.io/webidl/#SecureContext和https://heycam.github.io/webidl/#SameObject。)

关于“安全上下文”,W3C的Secure Contexts文档(https://w3c.github.io/webappsec-secure-contexts/)中有详细解释。根据MDN,全站HTTPS和通过http://localhost交付的网页是安全的。可以通过window.isSecureContext属性来检测当前上下文是否安全。

if (window.isSecureContext) {
  navigator.clipboard.writeText('Write this to clipboard!').then(ok => true, err => false)
}

另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有时候HTTP的本地请求可能会被HTTPS服务器拒绝。

无论如何,我们在开发实践中都有可能碰到将本地Web服务HTTPS化的需求。这时候,我们可以创建自己私钥并签名一个根证书,并在开发环境中配置安装和信任自己的根证书。然后再通过这个根证书和私钥签发相应域名的SSL证书。

好吧,开始干吧。

- 阅读剩余部分 -

如果我问:你知道“剪贴板”(clipboard)吗?

恐怕没人不知道。我们每天都不知道自己要在电脑或手机上“复制”、“粘贴”多少回。每次“复制”、“粘贴”的背后,都会用到“剪贴板”。

根据“维基百科”:

The clipboard is a data buffer used for short-term data storage and/or data transfer between documents or applications used by cut, copy and paste operations and provided by the operating system.

翻译一下:

剪贴板是一种数据缓存,用于文档或应用间短期数据的存储/转移,在用户执行剪切、复制和粘贴操作时会用到,由操作系统提供。

这里最重要的一点在于,“剪贴板”是“由操作系统提供”的,因此它是系统级的一个软件特性。

对于前端开发者来说,如果我问:你知道怎么操作“剪贴板”吗?

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可能是:使用clipboard.js吧……

clipboard.js的原理

clipboard.js(https://clipboardjs.com/)是在Github上有24000多个星,其流行程度可见一斑。关于这个库的用法,大家可以自己去看,我们这里主要分析其实现原理,以便了解目前操作剪贴板的主流技术。

简单来说,clipboard.js利用了两个已有的Web API(前者属于HTML5,后者属于HTML Editing API):

  • HTMLInputElement.select()
  • document.execCommand()

相应地,原理也只有两步。

- 阅读剩余部分 -

“360 AI音箱”即将发布,移动应用也在紧张有序地开发中。本文将介绍“360 AI音箱”移动应用H5部分的实践,主要包括:

  • 项目环境搭建
  • 与Native交互
  • 自定义中文字体
  • 表单输入
  • Docker部署

360 AI音箱应用H5部分简介

应用主要分4大版块:

  1. 内容:音箱可以播放的音乐、故事、有声书等等
  2. 技能:运营预配置的音箱指令
  3. 场景:用户自定义的音箱指令
  4. 我的:用户的智能设备、账号等

其中,“技能”和“场景”版块由H5制作。如下图所示,技能部分主要包括运营后端预配置的指令列表和详情两个页面。

注意:本文图片为“360 AI音箱”版权所有。另外,因为是设计稿截图,应用实际发布后的外观可能会有所不同。

- 阅读剩余部分 -

为什么要截取字体?

众所周知,相对于英文字体,中文字体天生是“庞然大物”。英文字体两三百KB已经很大了,而中文字体几MB十几MB都算小的。一方面,中文字体包含的字形数量极多,动辄数以千计甚至万计,而英文字体则只需包含几十个基本字符和符号,哪怕支持多种语言及字符变体,容量达到三千多个字形已经算非常庞大的了。另一方面,中文字形的曲折变化复杂度高,在基于轮廓的矢量字体设计中,用于控制中文字形曲线的控制点普遍比英文更多,因而需要的数据量更大,也会导致字体文件膨胀。

前端开发实践中,为了实现一些特殊视觉效果,经常需要使用某些特殊字体,而用户电脑上几乎不太可能安装这些字体,这时候通常需要使用Web字体技术,让浏览器动态下载我们的自定义字体。可是中文字体非常庞大,很多时候“全量”加载某个字体文件是不现实的。特别是对于一些动态页面且每个页面只有少量字符用到该字体的情况下。当然,也不是每个页面都会用到一个字体文件中的所有字符,全量加载本身也极其浪费。

研究表明,3500常用中文汉字(中国义务教育9年级需要掌握的汉字数量)即可覆盖日常使用汉字的99.8%:

  • 500 字(78.53202%)
  • 1000字(91.91527%)
  • 1500字(96.47563%)
  • 2000字(98.38765%)
  • 2500字(99.24388%)
  • 3000字(99.63322%)
  • 3500字(99.82015%)

可见,最常用的前500个汉字的覆盖率已经达到78%。因此,“全量”加载某个字体,特别是中文字体,在当前网络环境下不仅浪费流量和时间,而且也是完全没有必要的。这时候,我们可以根据网页用到的字符来截取字体的片段,这个技术英文叫subset,也就是“取子集”。

本文首先简单回顾Web自定义字体的技术规范,然后通过实例介绍两种前端常用的截取字体的技术。首先是CSS中的unicode-range属性,我们称之为“软截取技术”,因为它只是在本地既有字体或者浏览器已经下载的字体基础上做一个指向子集的“软链接”,并不能真正减小浏览器下载文件的大小。其次是Node命令行工具glyphhanger,我们称之为“硬截取技术”,即在服务端从“全量”字体中分离出一个体积相对极小的字体子集,做成Web字体通过Web服务器或CDN下发给浏览器。

无论是“软截取”,还是“硬截取”,都会用到Web字体和@font-face规则。因此,我们需要先来了解一下这个基础的Web标准语法。

- 阅读剩余部分 -

Web应用基于C/S(Client/Server)服务模型搭建:客户端发送请求,服务端负责响应。一般客户端就是浏览器,但可以向服务器发送请求的软件则远远不限于浏览器。Web服务器通常以公开的域名接收请求并提供服务,需要应对任何来源的请求。

保障Web应用的安全需要前后端配合,但主要还是服务端。服务端需要全面分析项目所实现的功能,对任何可能暴露漏洞、引发攻击的接口,都要提前拟定防御措施,由前后端共同配合实施,落实到位。

本文总结了Web应用最常见的6种漏洞,并对这些漏洞的危害、成因以及解决方案进行了简要分析。

  • SQL注入
  • 权限绕过
  • XSS
  • CSRF
  • SSRF
  • 邮件/短信轰炸

- 阅读剩余部分 -